【試題II】您覺得您在以前類似于我公司(單位)提供的這個崗位上,有哪些方面做得不足?
若答有,追問:您打算在以后的工作中采取哪些改善措施?
待回答完畢后,繼續追問:您再想想如果到我們公司來任職還有沒有補充改善措施?
若答無,則追問:您認為您能勝任我們提供給您的這份工作嗎?
【考查題型】資歷評價
【測評要素】專業能力、工作經驗、自我管理等
【要點分析】
這是一道典型的半結構化面試中的資歷評價題目,旨在通過對過往經歷中特定行為的觀測,應試者面對某種職業場景時可能出現的行為。倘若應試者在經歷選擇時出現回避或者無此類經歷的情況時,面試官也會通過進一步追問實現自己的考查目的,且面對應試者不同的回答,都有相應的追問問題。因此,作答此類題目時無需刻意規避,根據個人不同經歷進行作答即可。
(1)首先,明確問題要求。第一個關鍵信息為“應聘崗位”,第二個關鍵信息為“之前崗位”,第三個關鍵信息為“哪些不足”,因此,要在過往的工作經歷中尋找與應聘職位相關的工作內容,總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,表述時盡可能具體有針對性,并且注意條理清晰。
(2)其次,問題改善情況。工作當中出現問題與失誤并不可怕,也不可能完全避免,但是如何處理問題與失誤卻至關重要。一方面,應聘者對待問題的態度,是優先自我反思并找出解決途徑,還是優先歸咎他人推卸責任。另一方面,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關注的重點,既體現應聘者的總結反思能力、應變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,又能夠體現問題解決中專業知識、技能經驗的熟練程度,因此,問題解決的方法盡可能體現針對性和多樣性。
(3)最后,重點強調個人的關鍵行為。通過追問,我們也可以發現,面試官更加關注應試者在此種場景中的具體行為表現,因此,重點闡述個人在化解矛盾時的關鍵行為,即是什么舉動促成了問題的解決就顯得較為重要。
溫馨提示:切莫因為害怕被追問而規避問題,即便回答沒有也會被追問新的問題。